前几天,高殿社区的沈先生开车从杏林大桥回家,路上突然惊喜地看到,进岛后杏林大桥桥头一带,风景已然大不相同。
其实,就在去年年底,这一带的夏商宿舍楼、夏商水产品批发市场等还是一些“灰头土脸”的楼房,受台风“莫兰蒂”影响,屋顶墙面等也出现一些破损。
然而现在,这一带的建筑已经“改头换面”,两侧一排排嘉庚风格的建筑跃入眼帘,整齐划一干净明亮,橙红色的琉璃瓦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
由于工作需要,沈先生经常在殿前街道一带四处走。他发现,最近殿前街道的街头巷尾,不少老旧楼房都换上了新颜,空调外机被细心地“藏”到整齐的格栅中,破旧的外墙贴上了崭新的瓷砖,一些居民屋顶搭盖的铁皮棚换成了闽南大厝似的红色屋顶。
这种靓丽,这样的美颜,源自于殿前街道在“文明创建再提升,灾后重建再发力”过程中,不断抠细节,从惠民利民的角度精雕细琢,让殿前街道“颜值”不断提升。“美,殿前街道真是越来越美。”沈先生说,“这些惠民工程我们老百姓都看在眼里,正助力殿前街道,逐渐华丽转身为靓丽之城。”
今天,就让我们跟随海峡导报资深摄影师们的镜头,一起发现殿前之美。
居民故事
热心肠居民出力 悦馨庄园换新颜
兴湖路上的悦馨庄园是个无物业小区。这里小区户型多样,多用于出租,业主多数在外地,这是立面改造提升过程中遇到的不小问题。
不过没事,这里住着热心肠的居民吕锦君。谁家有个什么事儿,大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老吕,正因为有他的存在,小区在无物业管理的情况下,依然能够井然有序地开展工作。
得知悦馨花园要进行环境提升改造,老吕开始四处奔走,向小区里的业主宣传改造方案、政策等。对人在外地的业主,老吕也想尽办法取得联系。三天之内,老吕将一份收集完整的业主联系方式,送到了居委会工作人员手中。
之后,老吕又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,挨家挨户开展入户工作。老吕还自行拆除了家中外凸的防盗网,带动小区业主陆陆续续自 之后,老吕又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,挨家挨户开展入户工作。老吕还自行拆除了家中外凸的防盗网,带动小区业主陆陆续续自行拆除,提高了立面改造工作的效率。
老吕是名协警,平时的工作任务已经很繁重。妻子常常心疼他,工作压力这么大,下班回家还要折腾小区的事务,图的是啥?“没图啥。”老吕乐呵呵地说,现在殿前街道变得越来越美丽,我们自己的家园也不能落下,大家都贡献自己的力量,为的就是让家园更加美丽。
导报记者 林泓 常海军 沈威 通讯员 毛语漩 文/图
![跟随导报镜头 发现殿前之美 跟随导报镜头 发现殿前之美]()
镜头1 外墙贴上了红砖,空调外机被藏在整齐的格栅中,屋顶拆去铁皮替换成红色的闽南风格,连外墙管线都巧妙地用色调隐藏,高崎社区的这栋民宅,已经成功实现老房换新颜。这一带改造完毕后,将成为成功大道旁靓丽的风景线。
![跟随导报镜头 发现殿前之美 跟随导报镜头 发现殿前之美]()
镜头2 一排排的建筑屋顶换了样,就像戴上了红色的斗笠。从杏林大桥岛内桥头处一看,这一处处整齐划一的闽南建筑群扮靓殿前街道。
![跟随导报镜头 发现殿前之美 跟随导报镜头 发现殿前之美]()
镜头3 彩虹桥头,马垅社区沿街已经完工的这处民宅换上了“新装”,路过的居民都满口称赞。就在这里,周边其他民宅正在改造中。不久之后,老房们将焕然一新,广告牌规范整齐,成为火炬路旁的亮眼一景。
![跟随导报镜头 发现殿前之美 跟随导报镜头 发现殿前之美]()
镜头4 杏林大桥连接线出岛沿线的路桥集团办公楼,这里有7栋办公楼已顺利完工。绿树掩映下的白色小屋,随手一拍就是一张高大上的风光图。